成功申報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引入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智慧交通發展戰略率先“破繭”……近年來,昆明市滇中新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強國的重要論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努力成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云南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帶好頭”要求,緊扣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渝昆高鐵交通樞紐優勢,加速規劃建設未來交通科學城,著力打造全省新質生產力發展樣板。
蓄勢聚能落實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
2023年8月18日,在2023智慧交通與智能汽車(昆明)國際論壇上,滇中新區未來交通科學城揭牌。
作為新區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載體,未來交通科學城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瞄準智能網聯汽車服務與運營、低空飛行前后端運營與服務、北斗導航技術應用及推廣、航空服務與跨境貿易、特種軌道裝備及高原特色交通裝備制造、未來交通人才培養及人力資源服務等6個產業方向推進相關工作,著力打造服務西南、輻射兩亞的未來交通新型研發機構聚集區、交通科研成果轉化區、未來交通智能制造產業區、交通綜合應用場景示范區等,并謀劃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推廣我國先進交通技術成果和綜合解決方案的集中展示中心等,瞄準未來交通領域“藍海”,積極招大引強,集聚創新要素,擴大合作“朋友圈”,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聚能。
為高水平高標準規劃建設未來交通科學城,滇中新區領導多次帶隊拜訪國家相關部委、國內交通領域知名高等院校、頂尖科研單位等,并邀請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中國鐵建投資集團等單位到新區考察座談,聚“眾智”為未來交通科學城建設出謀劃策。
2024年5月,滇中新區成功申報“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未來交通創新研究院建設和國際人才培養”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獲批交通科技創新、產業孵化和人才培養3大功能定位的試點建設。
自獲批試點以來,滇中新區全力推進基礎設施配套、招商引資、項目孵化等工作,依托昆明理工大學交通領域優勢學科和科研團隊,聯合中鐵云南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鐵長江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云南交通運輸職業學院等省內外交通領域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以提升未來交通科學城“科技創新、產業孵化、人才培養”為目標,圍繞智能載運裝備、韌性可持續交通、低空經濟、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領域進行關鍵技術攻關、人才培養和產業孵化。目前,新區及各試點參與單位已完成智能載運裝備及高原特種動力等領域的發明專利6項、發表SCI論文4篇、孵化特種動力和無人機研發生產制造企業3家。
加快研發平臺聚集釋放科技創新潛力
走進滇中新區未來交通創新研究院,展廳里展示著不同型號的幾十架無人機、低空飛行器,工藝精湛的無人機發動機、清潔能源發動機,智能駕駛載人車、物流車……一系列展板描繪出未來交通創新發展的美好圖景。
近年來,圍繞“著力打造全省新質生產力發展樣板”,滇中新區加快未來交通、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航空產業等主導產業發展。同時,新區與同濟大學、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國內重點高校,以及賽迪研究院、上海大學紹興研究院、中鐵長江交通設計院等科研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已落地山東大學云南研究院、滇中新區未來交通創新研究院、賽迪科創服務中心、云南省低空科技和無人機技術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以研發平臺聚集加快推進新質生產力潛能釋放。
“研究院揭牌以來,多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了顯著進展。”山東大學云南研究院院長王明星告訴記者,研究院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指示及相關會議精神,開展相關調研,了解需求、整合資源,為充分發揮平臺作用做足準備。
此外,新區正在推進空天智行小鎮、涉外數據安全創新中心、滇中算力基地等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為未來交通科學城建設種下更多創新的“種子”。
“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相繼落地滇中新區,研發平臺的聚集將為新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滇中科學城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研發機構將不斷服務于滇中新區已落地企業,在企業生產經營一線精準提供專利技術研發、生產線智能化改造、生產工藝改進、技術成果交易等服務,為新區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新的催化劑。”
加速引進產業項目未來產業乘勢而起
近日,多輛無人駕駛快遞配送車穿梭在滇中新區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上和物流園區中,一種新時代的科技氣息撲面而來。
圍繞交通強國試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等建設任務,滇中新區全力爭先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加快推進車路協同智能網聯示范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向著建設具有高原特色的“車路云一體化”示范區穩步邁進。
新區在全省首個上線的智能網聯汽車監管平臺,集成車輛監管、數據安全、路側感知三大系統,可實現測試車輛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具備應急處置等功能;在全省率先開放的22公里測試道路,已完成道路改造及測試公示,覆蓋城市主干道、園區、物流樞紐等場景,并通過L4級自動駕駛技術驗證,為后續商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在全省首批發放的道路測試編碼有205張,與中國郵政、云內動力、順豐速運、白犀牛智達科技、九識科技等重點企業合作,已形成涵蓋算法研發、車路協同、場景運營的產業鏈條。
“我們看好滇中新區未來交通科學城的發展前景。”昆明云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說,該公司正布局無人駕駛低速車的多個應用場景,包括普通物流配送、旅游區觀光車、園區內部物流和工業領域等,并已在研發相關產品,這是個萬億元級別的產業,能夠帶動上下游企業齊頭并進。
此外,滇中新區圍繞中央、省、市一系列關于低空經濟的部署安排,搶抓新賽道帶來的新機遇,精心謀劃布局低空經濟等未來交通產業,加快培育低空經濟產業生態,打造低空經濟總部聚集區和智能制造區,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云南滇中新區低空科技研究院掛牌運營以來,正探索建設低空飛行管控服務中心、云南省無人機試飛基地和綜合檢測實驗室等,實施無人航空器培訓、周邊國家人才培養等項目,圍繞高原無人機技術、標準及應用相關課題開展研究。目前,低空經濟和無人機技術創新中心項目已獲云南省科學技術廳立項批復,引進了輕型航空發動機制造、中型無人機研發生產、低空經濟智能制造3個低空經濟產業項目。
截至目前,滇中新區未來交通科學城已簽約落地產業項目10個,協議總投資約158億元,釋放出“跑步”推進的積極信號。作為未來交通科學城的重點項目之一,空天智行小鎮項目已于今年初正式動工建設。該項目投資約16.5億元,將以發展智慧交通為主要方向,構建集“產學研商居”于一體的現代科技園區。
滇中科學城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已落地科研及產業項目的示范帶動下,未來交通科學城將吸引到更多交通領域的企業、院校、科研機構、頂尖人才和國際伙伴前來投資、發展,構建優勢互補、共建共享、有機循環的良好科研生態,向著打造滇中新區乃至全省科技創新策源地的目標邁進。
(記者:喻勁猛 李燕)